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

【小思索】關於穿堂後面影像牆設計

一百張相片要怎麼陳列在原本是淡水鎮地圖的那塊牆壁?

先想想新進駐(攝影作品)的和即將拆離(淡水鎮地圖)的之間的關連。擴大來說,這些相片也能視為是一種「地圖」,關於在校園裡,每個人佔有空間以及存在的意義,這些意像是賢孝的地圖。

也就是只有「限定」這個時刻才能擁有的,屬於我們的,一期一會。


從形狀一致以及必須排列這兩個條件來看,一開始便想到大富翁的遊戲紙,小旗子可以沿著四邊走,也許把單純的景色照片放在四個角落。但是否要等數安插,倒不一定。

還想到什麼呢?
還是先想到困境...

1.要用什麼黏劑?
可以順利固定在據說是木板的材質(我還沒看到),如果要更換又不會留下糟糕的痕跡?

2.怎麼樣差遣人力?
如果可以排在週五的時間佈置應該會比較流暢,但是怎麼分配人力工作,一向是我最弱的,這次我要學著做督導,不要搶著做。

3.主題性怎麼樣能夠跳出來?
做影片檔的效果很好有一部份是音樂的加乘,那麼如果是一個靜態的展覽,怎麼樣可以超越/跨越這一點?

4.文字要進來嗎?主展覽文字要不要有?介紹的文字...
這一部份當然是跟隨著第三個問號一起思考。但我想到一個很棒的材料,電腦割字。其實咖啡館的牌子,如果用電腦割字直接貼在壓克力版上,再襯上底紙的色彩,應該效果也會不錯。

5.保存及維護問題。
這也是一開始我最優先思考的,雖然還沒有一個比較好的方法。下雨天,雨水多少會沾溼,晚上的露水與溼氣,牆壁的溼氣,都有可能會讓也算是紙張的相片紙捲曲;太陽的曝曬引起的色彩褪色。雖然我還沒想到這怎麼解決,但我還是不建議護貝,會有角度上的反光問題。如果相紙是處理過的,例如霧面或是上油畫之類的膜處理,舊只剩下曝曬。

6.以後的牆面?
思考這面牆上的攝影作品的存在層次是有期限的展覽?或是常態性的校園藝術?

放在這裡先沈澱一下,還要再想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